獨立新聞工作手冊 Handbook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m - 新聞編輯

发布日期:2025-01-04 14:28    点击次数:60
新聞編輯 現在是早晨九點鐘,是對當天報導內容作出安排的新聞編輯會時間。 有些記者與攝影師已經被派出採訪當天的某些消息。有些人是前一天晚上接到任務,有些人是在清晨舉行的首席執行編輯電話會議之後被分配了採訪任務。在九點鐘的新聞編輯會上,那些尚未有當天報導任務的記者"投擲"各自的報導設想,爭取讓編輯批准將其納入今天晚間新聞或在明天見報。負責分配任務的編輯要審視一遍當天當地的議事日程表,上面所列事件有的值得報導,有的不值得。編輯們一旦就報導內容作出決定,便可確定當天新聞的編排組合。 至此,編輯似乎可以放鬆一下了。但是,在新聞編輯室中的任何決策都不是板上釘釘;計畫的改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聞總會不期發生,另一方面有些新聞會因沒有如期所料的發展而被放棄。還有些新聞可能需要更多採訪,當天無法完成報導。新聞編輯總管、編輯和製作人要負責決定新聞的取捨、處理和編排。他們根據消息的重要性、受關注程度、新發展以及時間與版面的限度,來選擇和改變當天的新聞編排。 但是編輯工作並不就此為止。在報紙還沒有開印、廣播還沒有播出之前,編輯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角色: 他們必須確保呈現給公眾的報導不但寫得好、播得好,而且要準確、完整、公正。 大多數新聞編輯室有不只一位編輯。在大多數新聞機構,一個人不可能處理一天的信息量。規模大的新聞編輯室會設有數層編輯,他們都向新聞部的負責人報告,如報社總編輯或電臺電視臺的新聞主任。你將在下面看到,編輯工作要求有多方面的技能,有高超的文字水平,同時還要有應對不斷變化的日程表和在壓力下高效工作的能力。 報紙編輯 在典型的日報編制中,通常有一批採訪報導各路新聞的記者。地方報紙的大多數記者通常隸屬于"城市"或"都市"採訪部,負責該報的社區新聞版。在全國發行的大報社,則還設有全國和國際新聞部,下有常駐外國首都和其他國家的記者。有些記者為報紙的專題版工作,採訪體育、商務或特寫新聞。每個部或版面都有一個主編,負責監督記者的工作,主編手下有一個或多個助理編輯。 報紙編輯負責分配新聞採訪任務,修改文字報導,監督版面的設計與排版。多數大型報紙的編輯僅負責上述一方面的工作,但小型報紙的編輯往往要一人統管。此外,報紙可能有一位照片編輯,分管攝影記者,也可能還有一位元圖像編輯,負責繪製地圖、圖表等。大型報社還有專門的研究人員,負責幫助記者查找新聞背景資料,並管理存放著該報所有過去報導的資料室。 電臺電視臺編輯 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室的組成與報社不同。大多數廣播電視記者不是按照新聞專題分類,而是歸屬於某一節目,如早間新聞或晚間新聞等。這些節目都有一個製作人負責,由製作人決定播出內容、時間長短及先後次序等。在大型新聞編輯室,總製作人領導多個製作人的工作。 除了記者之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室還有播音員或"主播",他們在節目中出現,介紹記者當天所採訪報導的新聞。廣播電視的主播通常要在每天的新聞節目中多次出現。 在電視新聞編輯室,編輯頭銜有時被用於指新聞技術人員──他們負責新聞的技術製作,剪接合成錄影錄音,完成播出的最後成品。在許多新聞編輯室,攝影記者負責剪裁自己的錄影內容,配合由記者撰寫和錄播的報導。 編輯的角色 最近刊登的一家小型報紙招聘編輯的廣告是這樣寫的:"應聘者應有很強的寫作、編輯與排版能力……。他或她應該做事準確,有責任心,善於在團隊氣氛中出色工作,並具有管理技巧。" 大電視臺在招聘製作人時要求具有"判斷新聞的專業能力……高超的寫作技巧……必須有管理技巧,必須具備同時能夠兼顧多重任務的素質,必須有條理"。 可見,編輯必須既是幹練的記者,又是新聞編輯室的領袖。他們自始至終參與新聞製作。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新聞判斷力,因為他們決定報導內容並負責分派記者。他們必須是很強的筆桿子,能夠幫助記者組織正在發展中的新聞,他們要與第一線記者討論情況,並就是否需要佈置更多的人力以增加報導的角度作出決定。編輯直接參與對報導形式的決策,撰寫或選擇新聞標題、圖片文字說明、照片、插圖等等。他們必須領導並激勵下屬工作人員。 編輯與製作人必須與記者緊密合作,討論、審核記者的新聞報導。報紙編輯要審閱文稿,選擇插圖說明──無論是圖像還是照片。他們決定該如何排版以及用什麼樣的標題。在大多數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室,在報導內容得到製作人批准之前,記者不會進行錄製或合成。此外,製作人決定新聞播放的順序,為每條新聞分配時間。 文字編輯 編輯要發揮"第二雙眼睛"的作用,發現報導中的錯誤。這裏要強調的是第二雙眼睛, 因為記者一向應該在把報導交給編輯以前,自己首先力求做到準確無誤。第一稿是良好的開端,但是僅此而已。每個作者都應該留出修改稿子的時間。好的作品都要經過反復推敲。 核實報導的準確性是文字編輯的第一項工作。編輯要注意發現語法、用詞、拼寫等錯誤。他們尤其注意主語與動詞的搭配,以及主語與代詞的搭配。編輯要確保所有的數位正確,例如位址,電話號碼,年齡,日期,時間等。他們要把記者計算過的東西重新演算一遍,確保準確。他們要核實記者所用引語來源的身份頭銜準確無誤,並在通篇注意是否標明了應表明的消息來源出處。 此外,編輯十分注意報導是否有事實出入以及是否客觀公正。細心的編輯帶著問題審閱新聞稿,這些問題包括: 記者如何知道這些? 為什麼公眾要相信這些? 報導的要點有根據嗎? 引語是否準確?是否反映說話人的真正意思? 是否呈現了各方觀點? 有沒有什麼遺漏? 報導是否公正? 此外,編輯也注重趣味和語言,後者會因地方文化而異。(我們將在第七章"倫理與法律"中進一步討論)。無論是編輯還是記者,應該將報導大聲誦讀──特別在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室──用耳朵聽出哪些句子過長、哪些詞句多餘、哪些用語彆扭以及哪里會生歧義。在許多新聞編輯室,編輯有權不同記者商量而對上述類型的問題作出修改。 但是,編輯並不是簡單的校對員, 而是地地道道的記者。大多數編輯與製作人都有當記者的經歷。所以,當他們讀記者的文稿時,注重的不僅是上述那些基本點。他們要確保報導能夠做到讓原本完全不知情的人理解。他們要儘量讓報導富有吸引力。 如果新聞稿不如意,編輯或製作人必須能夠與記者一起修改完善。這是編輯或製作人發揮領導技巧的時候。他們採用一種通常被稱為的"指導"(coaching)方式。 指導 指導是編輯幫助記者獨立解決報導中的問題的一種方法。它可以避免因編輯改寫報導而使記者產生的反感。指導可以幫助記者得到提高,不犯重錯,減少需要編輯一再插手解決問題的情形。"坦桑尼亞《阿拉西裏報》(Alasiri)的新聞編輯喬伊絲·巴齊拉(Joyce Bazira)說:"好編輯通過與記者在採訪和寫作過程中的交流來提供指導,記者也可以與編輯討論具體採訪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編輯一起解決問題……。" 其實,指導技巧是與優秀記者所應具備的技巧相吻合的,即認真傾聽,提出恰當的問題。這個過程之所以奏效是因為,記者通常知道他們在報導中遇到了問題,儘管可能對如何處理沒有把握。作為指導人,編輯的責任是提問題、傾聽、幫助記者改進報導。這與有些編輯所擔當的"修改者"角色非常不同。 修改者 修改報導; 在截稿時作修改; 取代作者; 暴露缺點; 造成反感; 把握控制權。 指導人 幫助撰稿記者; 在整個過程中提供幫助; 使作者得到提高; 立足優點求提高; 培養獨立性; 分享控制權。 許多編輯拒絕指導記者,認為這太浪費時間。他們認為自己動手修改更快捷。當臨近截稿時間時,指導也許不現實。報紙必須準時付印,廣播電視必須按時播出,而編輯不能放任錯誤。但是,在致力於提供指導幫助的新聞編輯室,編輯不會等到最後一分鐘才來審核記者的報導,而是在新聞製作的整個過程中,始終與記者合作,幫助記者改進報導,這樣,在最後截稿關頭所需要的編輯時間就會相應減少。 博茨瓦納記者羅德里克·姆庫木比拉(Rodrick Mukumbira)目前在《恩加米時報》(Ngami Times)任職,他認為作為新聞編輯,指導記者是主要職責之一。他說:"編輯工作不應僅是給記者交代任務,然後在定稿時修改錯誤;編輯應該介入報導過程──當記者為一個線索而掙扎時──從而節省最後定稿時所需的時間。" 善於指導的編輯會在記者離開新聞編輯室之前同他們溝通,在記者從外面打電話來時與他們交談,在記者剛採訪回來動筆寫報導之前同他們交流。指導型編輯會通過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記者找到新聞要點,如: 發生了什麼情況? 你要報導的最根本內容是什麼? 公眾需要知道什麼? 怎樣才能讓這一點變得明確? 到目前為止你對你這篇報導感覺如何? 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下一步你要做什麼? 我能給你什麼樣的幫助? 指導型編輯總是尋找每個報導中值得提出表揚與鼓勵的方面,而且在指出問題時,側重於少數幾點。波因特學院的吉爾·蓋斯勒(Jill Geisler)說,當她提供指導時,她坐在自己的手上,因為她不希望動記者的稿子,而是願意讓記者自己來談手中的報導,這樣她可以聽出報導內容是否清楚,並提出記者需要回答的問題。 在比較豁達和諧的新聞編輯室裏,對話是一種獎勵,而非懲罰。指導過程帶來記者水平的提高,使新聞報導變得更敏銳有力。 標題新聞、圖片說明與引子 除了負責編輯報導以外,編輯還負責與新聞相關的其他內容。在報紙和線上新聞的編輯部,編輯要為報導撰寫標題,為照片寫說明文字。新聞標題既要提綱挈領,也要吸引人。它要讓讀者對新聞的大致內容一望而知,讓他們知道為什麼應來讀這篇報導。圖片說明多像一種標識,解釋照片或圖片所展示的內容。在廣播電視的新聞編輯室裏,製作人可能負責寫新聞標題,也還要寫所謂的引子,即對那條新聞作一個短小精悍的預告,使聽眾或觀眾為得到完整的消息而希望繼續收聽收看。 新聞標題,顧名思義,應該簡短而引人注目。文字媒體的新聞標題要概括這條新聞,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有利於版面井然有序,並且通過標題字體的大小,顯示每條新聞的相對份量。編輯在撰寫新聞標題時,並不是簡單地將第一個自然段壓縮。稱職的編輯力圖讓標題抓住新聞的靈魂,因此,他們必須首先對新聞報導的內容瞭若指掌。編輯需要通讀報導全文,審視有關照片與插圖。如果編輯認為要點不突出,就應該與記者交換意見,而不是靠猜測,進而有可能造成標題誤導甚至出錯。此外,編輯的困惑也顯示,對這篇報導可能需要再下功夫。 新聞標題的語言應該直接了當,使用專有名稱和現在時。一般可以不用連接詞、定冠詞,也可以省略系動詞,如"is"或"were"("是")。一條關於一名女子與男友在搶劫一系列銀行後被抓獲的新聞,可能冠以這樣的新聞標題:"強盜、男友被捕"。但是,編輯要避免所謂"新聞標題語"(headlinese),即那些日常生活中幾乎從來不用的、只是為了滿足標題精煉需要才採用的生僻辭彙。 新聞標題應該與新聞的語調相配合。硬新聞要求標題直接了當,如以下《辛巴威獨立報》(Zimbabwe Independent)的標題:"走私者降低辛巴威黃金產量"。這個新聞標題確保讀者能一目了然這條新聞的內容。相反,專題報導的標題可以是對內容的暗示,以便激起讀者的好奇心"。比如,阿根廷的《布宜諾賽勒斯先驅報》(Buenos Aires Herald)刊登的一篇對新唱片的評論採用了這樣的標題:"時髦瑪丹娜時光倒流"。 因為新聞標題要適合有極為有限的版面空間,報紙編輯在創作新聞標題時猶如玩拼版遊戲一般。美國《紐華克星報》(Newwark Star-Ledger)的文字編輯約珥·皮賽茨諾(Joel Pisetzner)說:"我像是在拼合一個綁架要脅子條。把字詞拆散、再拆散、混合、搭配"。雖然這可能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是編輯們說,他們必須時刻想著讀者的需要,而且要避免陳詞濫調,特別要小心雙關語,避免生歧義。那些過份追求有趣、花巧、誘人的標題往往弄巧成拙。新聞標題的首要標準是準確如實,沒有誤導。新聞標題所指必須是新聞內容所述,否則將給讀者帶來極大反感。 廣播電視的引子與新聞標題類似,目的是引起觀眾對消息的興趣。引子規則與新聞標題規則大致相同──製作人必須在看過報導和與記者交流以後再動手寫引子;老生常談與故作聰明也通常會失敗。引子不應該過份渲染、過度推銷其後的報導內容。 但廣播電視引子也與報紙新聞標題有所不同:引子應該是完整的句子,並且自成一體。與其他新聞或廣告內容分離。引子不需要有新聞標題那種概括性,它的目的是吸引觀眾繼續收看。因此,製作人在引子裏往往提出一些有待回答的問題,或者通過承諾將有值得看的故事在後頭而引起觀眾的期待。 讓我們進一步舉例說明這種不同。先看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從約旦首都阿曼發出的一篇報導。它的導語是:"星期天,一名伊拉克女子在約旦全國電視節目中承認,她是基地組織自殺爆炸隊的第四名成員,這批人於上星期炸了這裏的三家旅館,導致57人死亡。"《洛杉磯時報》這篇報導的標題是:"伊拉克女子平靜承認如何炸旅館"。對於同一條消息,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晚間新聞則使用的引子是:"她是誰?為什麼她同意成為約旦旅館的第四名自殺炸彈手?請看今晚詳細內容。"電視的引子沒有提到這名女子的自供,但向觀眾承諾,會為他們提供她承擔什麼角色的答案。 照片的文字說明與新聞標題的用意不同。它無須像新聞標題那樣概括內容,而僅協助讀者欣賞視覺圖像的內涵。因之,照片與文字說明共同組成一個小報導,讓讀者可以一望而知,而無須閱讀伴隨的報導。 圖像文字說明需要明確標明照片中的主要人物。如果有數位人物出現,那麼最好讓讀者知道中心人物是"戴帽子的"或"站在右邊"的那個人。文字說明不應完全重複新聞標題,也不應直接摘錄報導中的話。文字說明也不必具體描述照片中一目了然的內容。"卡洛斯笑著走出飛機"在效果上不如"卡洛斯在流亡15年後興高采烈返回故土"。 大多數文字說明短小精悍,僅有一到兩行小型字體。但有時,報紙或新聞網站登出多幅照片,配上較長的文字說明,從而成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照片散文。在較長的文字說明中,可以引用照片人物的原話。 圖表與視覺形像 報紙記者有時不喜歡用圖表圖像,因為它佔據版面,強迫縮短文字報導。但是,好的圖表圖像不但使報紙更富有視覺吸引力,而且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報導的內容。圖輔助文字,而不是削弱文字。正如某報紙圖像設計師朗·裏森(Ron Reason)所說,圖像是"資訊而非裝飾"。 每一圖表或圖像都必須有明確目的;填充空閒版面或播音時間不能成為使用它們的理由。圖表圖像應該幫助讀者或觀眾更好地理解報導。這意味著編輯必須首先完全把握報導內容,然後再設計或選擇相關插圖。圖像藝術家通常負責提供視覺形像,而編輯的作用是將這些形像賦予思想,找出它應代表或顯示的資訊,並確定其準確性。 圖表圖像既可以顯示基本事實,也可以說明一個過程。如果是報導國家空氣污染情況,那麼用一張地圖可以使哪個地區污染最嚴重一目了然;用一圖表則可以用展示空氣污染如何影響肺臟。這些對廣播電視和印刷媒體同樣有效。 任何一種媒體都應避免讓圖表圖像包含太大信息量;應該讓讀者或觀眾通過看圖獲得一個基本觀念。不妨把圖表圖像當作高速公路上的路標──駕車人因移動速度很快,沒有機會研究它,因此,路標上的資訊必須一目了然。 讓我們假設,你要報導市政年度預算比十年前翻番的消息。但經過仔細閱讀資料,你注意到預算增長主要發生在過去三年。如果將過去十年的預算規模變化通過一個條型圖表來顯示,可以很容易讓人們看出這點。 對於讀者和觀眾來說,形狀資訊比數位資訊更容易吸收。例如,在報導城市商業發展擠走居民住家的消息時,往往需要列舉這一帶辦公樓和公寓樓數字。但更有效的辦法是,製作一個圓型比例圖來展示兩者的關係。在作比較時,盡可能用比例數而非原始數字。如果甲城人口是乙城人口的10倍,那麼,如果在報導中只說甲城愛滋病死亡人數比乙城多一倍,其實是一種誤導;只有計算出人均死亡率,才可以得到公正的比較。使用圖表的編輯必須懂一點統計學,並力爭做到透明準確,有助於理解。 管理 如上所述,編輯既是經理也是記者。他們每天與記者密切合作,同時也負責監督記者長期進步情況。編輯尋找各種機會──當面的或書面的──向記者提供建設性的反饋,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此外,許多編輯負責對下屬員工進行年度工作考核,這是一種比較正式的反饋。 效果好的反饋必須及時而具體,既可以當面提出,也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寫出。大多數編輯認為,應該採用當眾表揚、私下批評的方式。對於繁忙的編輯而言,唯一能夠保證下屬員工得到一對一反饋的辦法是,安排定期的反饋面談。經常讓員工瞭解他們自己的工作表現,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工作評審時出現意外及不愉快。 新聞編輯應該設法聽取員工對編輯工作的誠實反饋。這可以通過非正式的談話進行,也可以通過請員工填寫匿名問答卷來收集。無論用什麼方式,編輯必須反復強調,他們需要大家開誠佈公,不會因批評意見而心存嫉恨。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讓編輯也瞭解自身的工作情況,以便改善。 高級編輯或新聞主任為新聞編輯室定調,營造積極氣氛,建立並加強共同的規範與價值觀。在管理得當的新聞編輯室,編輯要避免厚此薄比。他們鼓勵公開交流,經常召開會議以確保人人理解新聞機構的目標。編輯要十分注意員工的士氣,並通過努力慶祝成就,獎勵優秀,盡各種方式鼓勵士氣。當眾表彰優秀表現,是促使有更多優秀表現的方式之一。